【观点交锋】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如何落实?-ag真人试玩网址

【观点交锋】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如何落实?
2024-12-02 来源:皖工网     作者:王小梅 关育兵 分享

【观点交锋】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如何落实?

话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门11月27日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要求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观点一: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医患双赢之举

观点二:检验结果互认要尊重医生临床决策权


 

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医患双赢之举

王小梅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涉及范围不断扩大,如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检验,来辅助诊断患者病情的越来越多,医疗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临床检查检验。然而,由于有些医疗机构互相不认可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胸部x光、ct等常规项目的检查检验结果,患者就诊中只能拖着病体、排着长队重复去做相关检查……这不仅浪费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等资源,也浪费患者时间和精力,更给众多患者及其家庭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

检查检验是医疗服务当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占比非常高的医疗行为。有统计结果显示,各类检查检验费用在患者医疗费用中占比约三成。近年来,在国家卫健委不断完善的相关政策体系下,有不少地方探索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即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医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调阅患者之前的检验检查结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从而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比如,江苏省实现了全省1966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到影像云平台;浙江省互认系统覆盖了所有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包括乡镇卫生院。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省份正在积极探索跨省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比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4个省市将1100余家医疗机构纳入互认范围,互认的临床检验结果项目达到60项;四川和重庆将935家医院纳入互认范围,互认项目达到161项。

群众利益无小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的痛点,也是新时代医院践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正如业内人士分析所说,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对于患者而言,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更方便其跨院跨区域就医。可谓是医患双赢之举,也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之举。

当然,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检查检验结果会因为患者正常的生理代谢、病情发展而发生变化。比如,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代谢周期是8-12天,超过这个正常的生理代谢周期,可能要重新进行检查。类似情况在临床上还有很多。加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检验检查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互认的准确性。此外,如何保障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职能部门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平台的功能和监管机制,确保互认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如果出现需要再次检查检验的情况,一方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一定要加强医患沟通,要对患者做好解释,争取患者对检查检验互认工作的理解;另一方面,患者也要尊重疾病诊疗的客观规律,尤其要尊重医生的临床决策权。

看病就医涉及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工程,也事关高质量发展。相信随着各地不断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既能让百姓更加方便快捷地看好病,也能为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医疗卫生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检验结果互认要尊重医生临床决策权

关育兵

检验结果互认的深远意义,在于它能够在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从而显著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不仅有助于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还能够加快诊断与治疗进程,为患者提供更快速、更精准的医疗服务。近年来,随着各地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的加速推进,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跨区域的互通共享已成为现实,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广阔的应用空间。北京、江苏、浙江等省份在互认项目上的显著成果,以及京津冀鲁、川渝等区域在跨省互认方面的积极探索,都充分展示了这一政策的显著成效和深远影响。

然而,在推进检验结果互认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尊重医生的临床决策权是确保这一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检查检验结果也会因患者的生理代谢、病情发展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此外,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设备、试剂参数存在差异,这都会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即便是同一个项目,在不同患者、不同时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其检查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接诊医生在决定是否互认检查结果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病史、临床表现等,以及检查检验设备的差异和结果的可靠性。医生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尊重医生的临床决策权,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拒绝互认检查结果。国家卫健委已经明确规定了需要重新检查的情形,包括病情变化、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检查项目对诊疗意义重大、急诊急救等特殊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医生可以根据诊疗需要,对患者进行重新检查。同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合作,尤其在检查检验结果不能互认的时候,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原因,争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检验结果互认的效率和准确性,还需要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推动检查检验结果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共享化。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临床决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患者权益的最大保障,让医疗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检验结果互认是医疗改革的深化实践,只有充分尊重医生的临床决策权,才能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患者权益的最大保障,让医疗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让医疗服务更加贴心、更加高效、更加便捷。

 

编辑:刘艳玲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